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热99re久久精品香蕉-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成人日b视频

智匯科技 食安專家 全國服務熱線:

政策法規

農業部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
時間:2017-02-07 10:04:49 來源:農業部 點擊:771次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農機、畜牧、獸醫、農墾、農產品加工、漁業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為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7〕1號)精神,根據全國農業工作會議部署,現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以下實施意見,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2016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優的良好態勢,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農業生產穩定發展,全年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在12000億斤以上。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繼續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農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成為新亮點。農業綠色發展大步邁進,農藥使用量繼續零增長,化肥使用量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接近零增長。農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出臺,開啟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又一重大制度性創新;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出臺,是又一項農村重大改革。

2017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工作主線,以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重點,著力培育新動能、打造新業態、扶持新主體、拓寬新渠道,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的緊迫任務,是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主線,要圍繞這一主線穩定糧食生產、推進結構調整、推進綠色發展、推進創新驅動、推進農村改革。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把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作為主攻方向,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核心目標,從生產端、供給側入手,創新體制機制,調整優化農業的要素、產品、技術、產業、區域、主體等方面結構,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突出綠色發展,聚力質量興農,使農業供需關系在更高水平上實現新的平衡。通過努力,使農產品的品種、品質結構更加優化,玉米等庫存量較大的農產品供需矛盾進一步緩解,綠色優質安全和特色農產品供給進一步增加。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化肥農藥使用量進一步減少,畜禽糞污、秸稈、農膜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業資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政策體系加快形成,農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有新提升。

一、穩定糧食生產,鞏固提升糧食產能

1.加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按照“布局合理、標識清晰、生產穩定、能劃盡劃”的原則,結合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為依托,選擇農田基礎設施較好、相對集中連片的田塊,科學合理劃定稻谷、小麥、玉米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推動將“兩區”內地塊全部建檔立冊、上圖上網、到村到田,實現信息化精準化管理(計劃司、種植業司牽頭,該分工為農業部內部分工,下同)。抓緊研究制定“兩區”劃定操作規程和管理辦法,完善激勵機制和支持政策,引導財政、金融、保險、投資等政策措施逐步向“兩區”傾斜,推動層層落實建設管護主體責任(計劃司、財務司牽頭)。

2.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創新建設機制,提高建設質量。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將曬場、烘干、機具庫棚、機耕道路、土壤改良等配套設施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計劃司牽頭)。引導金融機構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信貸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財務司牽頭)。推動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政策措施,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分區開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復,持續推進中低產田改造。擴大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范圍,制定發布保護規劃綱要(種植業司牽頭)。開展耕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開展重金屬污染區耕地修復試點(科教司牽頭)。

3.加快現代種業創新。加大種業自主創新重大工程實施力度,開展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四大作物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加快適宜機械化生產、輕簡化栽培、優質高產多抗廣適新品種選育。積極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作物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模式,扶持壯大一批種子龍頭企業,加快國家級育制種基地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推動新一輪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種子局牽頭)。加快推進畜禽水產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強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推進聯合育種和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推動主要畜禽品種國產化(畜牧業司牽頭)。推進建設國家海洋漁業種質資源庫,加快建設一批水產種質資源場和保護區、育種創新基地(漁業局牽頭)。加大野生植物和珍稀種質資源保護力度,推進瀕危野生植物搶救性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深入實施第三次種質資源普查收集(科教司、種子局牽頭)。

4.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啟動實施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深入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在條件成熟地區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推進“機器換人”,推出一批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強化農機、農藝、信息化技術融合,努力突破主要作物機械化作業瓶頸,推進農機化技術集成應用。大力推進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全國深松面積達到1.5億畝以上。積極開展“鐮刀彎”地區玉米青貯、玉米籽粒收獲、牧草收獲、馬鈴薯收獲機械化示范推廣,加強適宜丘陵山區、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的農機技術裝備研發和推廣。開展植保無人飛機推廣示范。創建100個“平安農機”示范縣(農機化司牽頭)。

二、推進結構調整,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5.繼續推進以減玉米為重點的種植業結構調整。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要求,加快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種植結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保護優化糧食產能,保持糧食生產總體穩定,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穩定北方粳稻和南方雙季稻生產能力,擴大優質小麥面積,重點發展強筋弱筋小麥、優質稻谷,稻谷小麥種植面積穩定在8億畝。進一步調減“鐮刀彎”等非優勢產區玉米面積1000萬畝,增加優質食用大豆、薯類、雜糧雜豆等,鞏固主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大力發展雙低油菜等優質品種(種植業司牽頭)。穩定發展“菜籃子”產品,加強北方設施蔬菜、南菜北運基地建設(市場司牽頭)。加快北方農牧交錯帶結構調整,打造生態農牧區(計劃司、畜牧業司牽頭)。以青貯玉米、苜蓿為重點,推進優質飼草料種植,擴大糧改飼、糧改豆補貼試點(畜牧業司、種植業司牽頭)。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工作,落實地方糧食安全主體責任(種植業司牽頭)。

6.全面提升畜牧業發展質量。穩定生豬生產,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推動各地科學劃定禁限養殖區域。引導產能向玉米主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在東北四省區開展生豬種養結合循環發展試點,促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深入實施南方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擴大優質肉牛肉羊生產。加快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指導養殖場(小區)進行升級改造。加快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建設,逐步推進苜蓿等優質飼草國產化替代。推動飼料散裝散運,鼓勵飼料廠和養殖場實行“廠場對接”。全面推進奶業振興,重點支持適度規模和種養結合家庭牧場,推動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加強生產過程管控,引導擴大生鮮乳消費,培育國產優質品牌。持續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加快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進度,繼續實施退牧還草工程,推進北方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畜牧業司牽頭)。

7.加快推進漁業轉型升級。科學編制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合理劃定養殖區、限養區、禁養區,確定湖泊、水庫和近海海域等公共自然水域養殖規模,科學調整養殖品種結構和養殖模式,推動水產養殖減量增效。創建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500個,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10個,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和低洼鹽堿地養殖(漁業局牽頭)。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時限和區域,推進內陸重點水域全面禁漁和轉產轉業試點,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實施中華鱘、江豚拯救行動計劃。實施綠色水產養殖推進行動,支持集約化海水健康養殖,拓展深遠海養殖,組織召開全國海洋牧場建設工作現場會,加快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落實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和漁船“雙控”制度,啟動限額捕撈試點,加強區域協同保護,合理控制近海捕撈。持續清理整治“絕戶網”和涉漁“三無”船舶,加快實施漁民減船轉產。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強化幼魚保護,積極發展增殖漁業,完善伏季休漁制度,探索休禁漁補貼政策創設。規范有序發展遠洋漁業和休閑漁業(漁業局、長江辦牽頭)。

8.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貫徹國辦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落實扶持農產品加工業的政策措施,強化農產品產后商品化處理設施建設。深入實施質量品牌提升行動,促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優質原料基地和加工專用品種生產,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特別是玉米深加工,開發傳統面米、馬鈴薯及薯類、雜糧、預制菜肴等多元化主食產品和藥食同源的功能食品。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建設,組織開展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和推廣。深入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程,開展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提質行動,建設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和先導區(加工局牽頭)。

9.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促進雜糧雜豆、蔬菜瓜果、茶葉、花卉、食用菌、中藥材和特色養殖等產業提檔升級,把地方特色小品種和土特產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種植業司牽頭)。加強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儲藏等技術研發,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術體系。加快信息技術、綠色制造等高新技術向農業生產、經營、加工、流通、服務領域滲透和應用,加強特色產品、特色產業開發和營銷體系建設(科教司牽頭)。加快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制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鼓勵各地爭創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等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推動資金項目向優勢區、特色產區傾斜。推動完善“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機制,開展鮮活農產品調控目錄試點。加快發展都市現代農業,深挖農業潛力,創造新需求(市場司牽頭)。

10.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深入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支持地方以優勢企業、產業聯盟和行業協會為依托,重點在糧油、果茶、瓜菜、畜產品、水產品等大宗作物及特色產業上培養一批市場信譽度高、影響力大的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強化品牌培育塑造,發布中國農業品牌發展指導文件,探索建立農業品牌目錄制度及品牌評價體系,發布100個區域公用品牌。組織開展品牌培訓,強化經驗交流,提升農業品牌建設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搭建品牌農產品營銷推介平臺,將2017年確定為“農業品牌推進年”,舉辦中國農業品牌發展大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等品牌推介活動,推進系列化、專業化的大品牌建設(市場司牽頭)。

11.積極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與休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升工程,加強標準制定和宣傳貫徹,繼續開展示范縣、美麗休閑鄉村、特色魅力小鎮、精品景點線路、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等宣傳推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游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游企業。完善休閑農業行業標準。組織召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大會(加工局牽頭)。

12.啟動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建設“生產+加工+科技”、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發揮技術集成、產業融合、創業平臺、核心輻射等功能作用。吸引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建設運營產業園,發展設施農業、精準農業、精深加工、現代營銷,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支持農戶通過訂單農業、股份合作、入園創業就業等多種形式參與建設、分享收益。科學制定產業園規劃,制定發布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標準,遴選發布首批國家級產業園名單。鼓勵地方統籌使用項目資金,集中建設產業園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計劃司、財務司牽頭)。

三、推進綠色發展,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13.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堅持質量興農,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新制定農藥殘留標準1000項、獸藥殘留標準100項。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快制定農業標準化生產評價辦法,開展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建設一批地理標志農產品和原產地保護基地,新創建一批畜禽水產健康養殖場、熱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三品一標”認證登記,加快提升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推行農業良好生產規范,推廣生產記錄臺賬制度,督促落實農業投入品生產銷售使用有關規定。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建設應用,選擇蘋果、茶葉、豬肉、生鮮乳、大菱鲆等農產品開展試點。繼續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創建,再確定200個縣(市)開展試點。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持續開展農獸藥殘留超標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禁超限量使用農獸藥、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強化風險管理和屬地責任,加大抽檢監測力度(監管局牽頭)。

14.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建立健全農業節水技術產品標準體系。建設一批高標準節水農業示范區,大力普及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大水肥一體化和涵養水分等農藝節水保墑技術推廣力度(種植業司牽頭)。篩選推廣一批抗旱節水品種,重點在華北、西北地區大面積推廣耐旱小麥、薯類、雜糧品種(種子局牽頭)。穩步推進牧區高效節水灌溉飼草料地建設,嚴格限制生態脆弱地區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場(畜牧業司牽頭)。控制東北地區井灌稻面積(種植業司牽頭)。積極推廣循環水養殖等節水養殖技術(漁業局牽頭)。協同開展河北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試點(種植業司牽頭)。

15.大力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促進農業節本增效。以蘋果柑橘、設施蔬菜、品牌茶葉等園藝作物為重點,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建設一批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縣。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集成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建設一批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基地、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基地。大力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探索建立農藥產品追溯系統。繼續組織開展農民骨干科學用藥培訓行動,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種植業司牽頭)。

16.全面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堅決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以縣為單位推進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廢舊農膜、病死畜禽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試點,探索建立可持續運營管理機制(科教司牽頭)。深入推進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重點推廣優質專用品種和節本降耗、循環利用技術模式(種植業司牽頭)。鼓勵各地加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稈還田、集運、多元化利用補貼機制,繼續開展地膜清潔生產試點示范(科教司牽頭)。開展種養結合整縣推進試點(計劃司牽頭)。加快畜禽糞污集中處理,支持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節水、清糞、有機肥生產加工等設施設備,推廣“果沼畜”“菜沼畜”“茶沼畜”等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種養循環的多種技術模式。繼續開展洞庭湖區畜禽水產養殖污染治理試點(畜牧業司、漁業局牽頭)。推動規模化大中型沼氣健康發展。擴大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示范區范圍(科教司牽頭)。

17.擴大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規模。實施耕地、草原休養生息規劃(種植業司、畜牧業司分別牽頭)。適當擴大東北冷涼區和北方農牧交錯區輪作試點規模以及河北地下水漏斗區、湖南重金屬污染區、西南西北生態嚴重退化區休耕試點規模。完善耕地輪作休耕推進協調指導組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定期督查。組織專家分區域、分作物制定完善輪作休耕技術方案,開展技術培訓和巡回指導。開展遙感動態監測和耕地質量監測,建立健全耕地輪作休耕試點數據庫,跟蹤試點區域作物種植和耕地質量變化情況(種植業司牽頭)。

18.強化動物疫病防控。落實動物防疫財政支持政策,穩妥推進強制免疫“先打后補”,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持續推進新型獸醫制度建設,擴大和充實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隊伍。持續抓好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常見多發病防控,加大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大力開展種畜禽場動物疫病凈化工作,推進無疫區和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防范外來動物疫病傳入風險。強化動物檢疫和畜禽屠宰質量安全管理,完善跨省流通監管信息互聯互通機制。加強獸藥行業監管,健全完善獸藥二維碼追溯體系,深入開展抗菌藥整治(獸醫局牽頭)。

四、推進創新驅動,增強農業科技支撐能力

19.加快推進重大科研攻關和技術模式創新。適應農業轉方式調結構新要求,優化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集中突破糧食豐產增效、畜禽水產良種培育、草食畜牧業、海洋牧場與深遠海養殖、智慧農業、農機化、農產品精深加工、化肥農藥減施增效、中低產田改良、黑土地保護、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與修復等重大技術及裝備。加強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圍繞節本增效、生態環境和質量安全等重點領域,做優做強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加大農業部重點實驗室建設力度,新增一批農業資源環境等領域重點實驗室,布局建設一批國家農業科學實驗站。在200個縣實施農業競爭力提升科技行動。深入實施轉基因重大專項,嚴格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加大轉基因科學普及與輿論引導力度(科教司牽頭)。

20.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加快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科技人員兼職取酬等制度規定。通過“后補助”等方式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科教司牽頭)。大力實施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深入推進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人事司、科教司牽頭)。支持發展面向市場的新型農業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機構。開展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分類評價試點,針對不同類型科研活動和不同科技崗位,逐步建立以科研成果與產業需求關聯度、技術研發創新度和產業發展貢獻度為導向的分類評價制度。加強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科教司牽頭)。

21.加強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區域技術中心建設。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強化協同創新,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立一批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充分發揮各類聯盟在農業科技綜合解決方案形成、產業全鏈條發展、資源開放共享、服務平臺基地建設等方面的作用。以關鍵行業和領域為重點,加快布局一批區域性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集中東北、華北、華東和南方地區優勢科技力量,開展東北黑土地保護、玉米秸稈綜合利用、華北地區節水農業、南方稻田重金屬污染治理、農產品深加工等重大問題聯合攻關。創新企業等市場主體投資聯盟建設獲益機制,探索建立健全聯盟多元化支持、市場化運營的長效運行機制(科教司牽頭)。

22.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強化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構建以國家農技推廣機構為主導、科研教學單位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廣泛參與的“一主多元”農技推廣體系。創新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引入項目管理機制,推行政府購買服務。鼓勵縣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設立區域站,支持鄉鎮成立綜合性農業服務機構,有條件的地方實行管理在縣、服務在鄉。完善人員聘用和培訓機制,提升農技推廣人員素質,增強農技服務能力,鼓勵與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支持地方因地制宜設置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建立農科教產學研推一體化農業技術推廣聯盟,鼓勵各類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農業科技推廣。通過承擔項目、定向委托、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對各類經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支持力度,引導其廣泛參與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科教司牽頭)。

23.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繼續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整合各渠道培訓資金資源,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統籌安排、產業帶動的培訓機制(科教司牽頭)。推動出臺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策體系的意見,啟用新型經營主體生產經營直報平臺(經管司、財務司牽頭)。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和名錄制度,健全示范家庭農場評定機制,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推進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引導合作社健康發展,支持農民合作社組建聯合社。完善龍頭企業認定標準,壯大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隊伍,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經管司牽頭)。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深入開展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和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示范培訓,把返鄉農民工納入培訓計劃,培育100萬人次,探索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科教司牽頭)。探索建立職業農民扶持制度,繼續開展“全國十佳農民”資助項目遴選工作(人事司牽頭)。

24.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選擇5個省份開展整省推進示范,年內建成8萬個益農信息綜合服務社。實施智慧農業工程,將農業物聯網試驗示范范圍拓展到10個省,推進農業裝備智能化。建設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完善重要農產品平衡表會商與發布制度,定期發布重要農產品供需信息,統籌各類大數據平臺資源,建立集數據監測、分析、發布和服務于一體的國家農業數據云平臺。在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打造一批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市場司牽頭)。加強農業遙感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司牽頭)。加快推進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推進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建設。健全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推進冷鏈物流、智能物流等設施建設,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企業面對面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市場司牽頭)。

五、推進農村改革,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25.落實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意見。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再選擇北京、天津、重慶、福建、廣西、青海等6個省份推進整省試點,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年底基本完成。健全土地流轉規范管理服務制度,加強土地流轉價格監測,指導各地加強土地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穩步開展農村土地承包權有償退出試點,允許地方多渠道籌措資金,按規定用于村集體對進城落戶農民自愿退出承包地的補償。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經管司牽頭)。

26.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貫徹落實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抓緊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全面總結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經驗,擴大改革試點范圍,再選擇一批改革基礎較好的縣(市、區)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確認成員身份,量化經營性資產,保障農民集體資產權利。鼓勵地方開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等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維護農民收益權,增強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和實力。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加快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建設,摸清集體家底,健全管理制度。推動制定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相關法律法規(經管司牽頭)。

27.積極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完善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通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托管等多種方式,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型、服務帶動型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積極引導農民在自愿基礎上,通過村組內互換并地等方式,實現按戶連片種植。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深入推進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研究探索農業社會化服務管理規程指引,總結推廣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經驗,扶持培育農機作業、農田灌排、統防統治、烘干倉儲等經營性服務組織,推進農業服務業發展。研究建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評價指標體系,引導規模經營健康發展(經管司牽頭)。

28.深化農墾改革。圍繞墾區集團化改革,開展改組、組建農墾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試點,組建一批區域性、專業性農墾企業集團。全面推進農墾辦社會職能改革,按照3年內將國有農場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納入地方政府統一管理的目標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快推進墾區土地確權發證,盡快出臺支持政策,穩步開展農場國有農用地有償使用試點。逐步建立以勞動合同制為核心的市場化用工制度,鼓勵和引導高學歷、高層次、高素質人才扎根農場務農。創新墾地合作的方式方法,推進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集團化經營(農墾局牽頭)。

29.加強農村改革、現代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拓展農村改革試驗區試驗內容,繼續開展第三方評估,加強改革成果跟蹤提煉和試驗典型宣傳,推動改革成果轉化為具體政策措施(政法司牽頭)。扎實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再補充認定一批示范區,示范區總量達到350個,建立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推進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研究建立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制度,積極探索農業生產與資源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計劃司牽頭)。

30.加快農業法律制修訂、推進農業綜合執法。圍繞農業投入、耕地質量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重大問題,加強立法研究。積極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村土地承包法》《草原法》《漁業法》和《農藥管理條例》《生豬屠宰管理條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制修訂進程(監管局、經管司、畜牧業司、獸醫局、漁業局、種植業司、種子局牽頭)。積極推進農業綜合執法,研究出臺推進農業綜合執法改革試點意見,建立全國農業綜合執法信息平臺。加強行政復議應訴工作,強化應訴能力建設,加快建立農業部門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制度(政法司牽頭)。落實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相關配套規章制修訂(辦公廳、人事司分別牽頭)。

31.加快推進和提升農業對外合作。落實農業對外合作規劃,創新農業對外合作部際聯席會議運行機制,統籌外交、外經、外貿措施協同發力,提升對外合作水平。實施“一帶一路”農業合作愿景與行動,以“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為重點,支持農業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建立農業合作示范區、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和境外生產基地、加工倉儲物流設施等,支持建設農產品出口跨境電商平臺和境外展示中心。加大農產品對外營銷促銷公共服務,鼓勵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完善農業走出去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立農業走出去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和信息統計調查制度。健全產業損害風險監測評估體系,促進農產品貿易救濟措施的有效使用。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標準的制修訂,推進農產品認證結果互認工作(國際司牽頭)。

六、完善農業支持政策,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32.完善農業補貼制度。推動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推動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穩定產糧(制種)大縣獎勵政策。探索建立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獎補機制(財務司牽頭)。優化農機購置補貼,加大對糧棉油糖、畜禽養殖和飼草料生產全程機械化所需機具的補貼力度,擴大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范圍,對保護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稈還田利用等綠色增產機具敞開補貼(農機化司牽頭)。深入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畜牧業司牽頭)。

33.推動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堅持并推動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繼續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配合落實好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改進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方式,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市場司牽頭)。落實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編制環節源頭整合改革要求,探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財務司牽頭)。

34.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建立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推進省級信貸擔保機構向市縣延伸,支持有條件的市縣盡快建立擔保機構,實現實質性運營,研究制定差異化擔保費用、風險代償補助政策和考核辦法。穩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開展大型農機具、農業生產設施抵押貸款試點。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開發滿足新型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產品。推動出臺中央財政制種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提高天然橡膠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比例(財務司牽頭)。

35.支持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創業創新。貫徹國辦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推動落實支持農村創業創新的市場準入、財政稅收、金融服務、用地用電、創業培訓、社會保障等優惠政策,鼓勵各地創建一批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創客服務平臺(加工局牽頭)。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農帶農激勵機制,推動發展合作制、股份制和訂單農業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支持農民更多分享二三產業發展收益(經管司牽頭)。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創新大賽,培育一批創業創新帶頭人(加工局牽頭)。召開“互聯網+”現代農業新技術和新農民創業創新博覽會(市場司牽頭)。

36.扎實推進農業產業扶貧。指導貧困地區落實好產業精準扶貧規劃,科學選擇產業,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作用,落實資金整合、金融扶持、保險服務等政策舉措。總結推廣產業扶貧典型范例,組織開展環京津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業扶貧共同行動(計劃司牽頭)。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支持開展示范村鎮創建,扶持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農業基地(經管司牽頭)。推進貧困地區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建設,加大農產品市場開拓力度(市場司牽頭)。實施貧困地區“扶智行動”,啟動武陵山區、貴州畢節、大興安嶺南麓等定點扶貧聯系地區產業發展帶頭人3年輪訓計劃。繼續加大農業系統干部掛職扶貧力度(人事司牽頭)。

各級農業部門要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工作主線,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點,創新工作方法,整合力量資源,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要強化試點示范,著力發現典型、樹立標桿,由點帶面推動工作。要創新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合作,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及發改、財政等部門的支持,構建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報紙、廣播、政務網站、微信、微博等媒體,講好“三農”故事,傳播“三農”聲音,為推動“三農”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要加強隊伍作風建設,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大力倡導想干事、敢干事,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堅決糾正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以過硬作風和一流業績樹立農業系統的良好形象。

本文關鍵詞:農業部 推進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實施意見

相關產品

?
微信掃一掃
公眾號:@智云達

電話:4006-099-690 手機:15810687836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海淀區中關村和盛大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爽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www.黄色网址| gav男人天堂|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日本久久综合网| 91爱爱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剌激爽毛片| 色视视频| 伊人影院中文字幕| 欧美视频在线看| aaa大片| 三级在线不卡| 麻豆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线|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国产精品白浆免费视|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网址| 福利写真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四虎麻豆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曰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一级特黄色毛片免费看| 日本孕交|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软件网18免费视频| 亚洲爽爽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 色视频免费国产观看| 孕交videos|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看毛片免费| 91免费福利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a|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